10.3321/j.issn:0564-3929.2009.06.010
不同氮肥处理对污染红壤中铜有效性的影响
通过室内培养试验,发现不同氮肥处理对污染红壤中铜有效性有显著影响.在培养前期(0~15 d),施用尿素显著降低了红壤水溶态铜和有效态铜含量,而施用硫酸铵和硝酸钙则显著提高了水溶态铜含量,且硝酸钙的作用显著大于硫酸铵,但这两种氮肥对红壤有效态铜含量影响较小;培养60 d后,尿素对该红壤两种形态铜的抑制效应逐渐转为正效应,且硫酸铵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硝酸钙对红壤两种形态铜的促进作用不如尿素.氮肥的施用量对两种形态铜也具有显著影响.同一施氮水平下,水溶态铜含量和有效态铜含量在不同氮肥处理间均达显著差异(硫酸铵>尿素>硝酸钙).不同氮肥影响红壤铜有效性的主要机制是土壤pH的变化,红壤水溶态铜和有效态铜含量均与pH呈极显著负相关.
铜、氮肥、土壤、水溶态铜、有效态铜
46
X131.3(环境化学)
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0-01-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033-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