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870/j.cnki.stbcxb.2020.02.049
电渗析与酸淋洗模拟紫色土酸化的效果比较
为了比较电渗析与酸淋洗试验模拟紫色土酸化的效果,在重庆地区采集了不同pH(5.00和7.06)的2个紫色土,分别进行不同天数(1,2,5,7,10天)的电渗析和酸淋洗试验处理,并分析了试验处理前后土壤的酸度特征和交换性盐基成分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整个10天的淋溶处理过程中,2种紫色土的pH均无显著变化,说明紫色土具有一定的酸缓冲能力,短期的酸雨淋溶不能实现紫色土的严重酸化.而采用电渗析处理10天后,中性紫色土和酸性紫色土的pH分别降低3.4和1.1个单位.在整个电渗析处理过程中,土壤的交换性酸含量显著升高,盐基离子大量淋失.电渗析可以实现对紫色土的快速酸化处理.2种紫色土中,电渗析处理后中性紫色土的酸化程度大于酸性紫色土.这是由于中性紫色土的表面负电荷量更高,导致更多致酸离子吸附在土壤胶体表面,最终造成中性紫色土的酸化程度更加严重.因此,电渗析处理比酸雨淋溶处理对紫色土酸化效果更好,且可用于紫色土的酸化机理研究.进一步结合2种方法的技术可操作性,认为电渗析法是研究紫色土酸化问题的一种有效技术手段.
电渗析、酸淋洗、紫色土、土壤酸化
34
S151.9(土壤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重庆市博士后项目
2020-04-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348-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