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870/j.cnki.stbcxb.2015.01.050
不同造林模式对退化石灰岩山地土壤理化性质及水文效应的影响
为研究不同造林模式对鲁中南退化石灰岩山地土壤的恢复效果,以该区域不同造林模式人工幼林为研究对象,运用样方调查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以造林前数据(CK)作为对照,对比分析了蒙阴县刘家峪村小流域4种造林模式下的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1)4种造林模式下土壤的理化性质相比于造林前均有明显改善;(2)刺槐黄栌混交林的土壤容重最低,孔[隙度最大,饱和含水量最高,侧柏连翘混交林的容重大、孔隙性最小、持水性差;(3)刺槐黄栌混交林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磷、速效氮、速效钾含量最高;(4)不同造林模式的土壤入渗能力表现为刺槐黄栌混交林>侧柏五角枫混交林>五角枫臭椿混交林>侧柏连翘混交林>CK.综合考虑4种造林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效果来看,刺槐黄栌混交模式更适合在研究区栽植.
造林模式、土壤理化性质、水文效应、石灰岩山地
29
S714.6(林业基础科学)
世界银行贷款山东生态造林项目“山东生态造林项目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估”SEAP-JC-2
2015-03-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263-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