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南黄土丘陵区马铃薯连作土壤养分、酶活性和微生物区系的演变
采用常规方法研究了宁南黄土丘陵区马铃薯不同连作年限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区系组成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宁南黄土丘陵区土壤有机质及全氮与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均呈显著正相关;马铃薯连作4年引起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及全盐含量显著下降,而土壤pH,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增加;试验区土壤微生物区系组成中细菌占微生物总量的80%以上;随连作年限的延长,土壤真菌比例逐渐上升.土壤放线菌比例有较大幅度提高,而土壤细菌比例则明显下降.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脉酶、蔗糖酶、真菌、放线菌和细菌都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及速效氮显著正相关,与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负相关;全磷及速效磷只和磷酸酶极显著正相关;土壤pH与服酶、蔗糖酶及细菌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脉酶与蔗糖酶及细菌、放线菌和真菌之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过氧化氢酶极显著负相关.马铃薯连作不仅加重土壤养分亏缺,土壤理化性状恶化,而且导致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区系组成发生改变.
土壤养分、酶活性、微生物区系组成、连作、马铃薯、宁南黄土丘陵区
24
S532;S154.2;S154.3(薯类作物)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08184
2011-03-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208-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