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87/j.issn.1000-0976.2013.08.003
川西新场地区须家河组二段气藏天然裂缝形成期次的确定
四川盆地西部新场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经历了多期的构造运动,天然裂缝非均质性强、预测难度大,以往认识与实际生产出现了偏差.为此,根据岩心裂缝观察描述、相似露头区裂缝调查结果,从裂缝产状、规模、缝面特征、有效性等方面分析了该区天然裂缝的发育特征:裂缝纵向延伸受制于岩层厚度,一般不具穿层性,横向延伸长度一般不超过5m;裂缝发育非均质性强,密度可达0.8条/m,发育程度为中—高.结合裂缝发育特征及构造演化背景,采用岩石声发射实验、裂缝充填物稳定碳氧同位素分析、裂缝充填物流体包裹体测定等实验测试分析手段,确定新场地区须二段气藏内天然裂缝形成期次有4期,分别对应印支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期三幕和喜马拉雅期四幕;早期裂缝以完全充填和半充填为主,喜马拉雅期三幕、四幕形成的晚期裂缝以未充填为主,其中喜马拉雅期四幕时期形成的裂缝有效性较高.
四川盆地西部、新场地区、晚三叠世、裂缝特征、形成期次、岩石声发射、稳定碳氧同位素、流体包裹体
33
P61;TE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油气藏天然裂缝有效性定量表征技术研究"41202096;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断层共生裂缝形成机理研究"20105122120006
2014-04-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