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1000-0976.2001.01.004
南盘江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保存区划分
综合分析大量实际资料、MT和地震最新成果之后认为:南盘江盆地基底位于加里东期扬子板块被动大陆边缘两侧.海西期出现板内拉张裂陷,形成台盆格局,生物礁灰岩发育.印支期出现早期前陆盆地海相复理石沉积,由于早印支运动使T2砂泥岩揉褶成山,晚期前陆盆地夭折.经印支-燕山褶断运动和喜山期的改造后,最终出现田林T2砂泥岩覆盖区,即田林油气保存区,成为油气勘探的主要地区.该区具有受力相对较弱,中深层海西构造层背斜大而完整,且有P2-P1m丘台礁灰岩发育,D1-2gf丘台礁灰岩从MT资料也发现多处,主要勘探目标明确.但该区在按部颁标准进行构造单元划分、区带评价、优选圈闭和钻探井位时,明显地感到对本区不合适.因而提出用油气保存区、保存分区和保存单元三级划分取代原构造单元三级划分,并提出划分依据、评价原则和初步划分表,阐述保存区可供勘探的主要目标和特点,在盆地整体评价较差的情况下也能够优选出保存单元进行勘探.
南盘江、裂谷盆地、前陆盆地、礁、石灰岩、油气藏保存条件、保存单元
21
TE1(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8-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