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764/j.issn.1672-1926.2016.11.002
四川盆地高石梯构造灯影组四段溶蚀孔洞型储层类型及组合模式
震旦纪高石梯构造位于四川盆地绵竹-长宁克拉通内裂陷东侧的台地边缘带,发育藻灰泥丘、砂屑滩及云坪,同时受震旦纪末期桐湾Ⅱ幕构造运动的抬升暴露剥蚀并形成岩溶风化壳.灯四段为溶蚀孔洞型白云岩储层,主要储集空间有溶洞、溶孔及晶间孔.在岩心,成像测井和常规测井对溶蚀孔洞型储层的定量判识基础上,划分洞穴型、孔洞型、孔隙型、裂缝-孔洞型、裂缝-孔隙型和裂缝型6类储集空间.在纵向上,根据储集空间类型及其组合特征提出洞穴-孔洞型、裂缝-孔洞型、孔洞型、裂缝-孔隙型、裂缝型5类储层组合模式.其中洞穴-孔洞型、裂缝-孔洞型为高产长期稳产型,是最好的储层组合类型;孔洞型为中产长期稳产型;裂缝-孔隙型和裂缝型则为高产短期稳产型.
岩溶储层、组合模式、灯影组四段、高石梯、四川盆地
28
TE122.1(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油气重大专项2014E-3203
2017-09-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191-1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