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不同施肥下我国4种典型土壤活性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变化特征
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3种旱作土壤 (黑土、潮土和红壤) 及1种水田土壤 (水稻土) 活性有机碳含量 (LOC) 及碳库管理指数 (CMI) 的影响,为优化施肥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水田土壤总有机碳含量 (TOC) 和LOC含量高于旱作土壤.单施化肥 (NPK),旱作3种土壤TOC、LOC较不施肥对照 (CK) 显著增加,而水田较CK无显著差异.化肥配施秸秆处理 (NPKS),旱作和水田土壤TOC、LOC、活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 (LOC/TOC) 及 CMI 均显著增加,潮土 TOC 和 LOC 含量增加最多,增加比例分别为37.6%和66.9%.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 (NPKM),旱作和水田土壤的TOC、LOC、LOC/TOC及CMI均显著增加,其中黑土增加比例最大,分别为90.3%、140.9%、5.1%及277%.旱作和水田土壤的活性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均对施肥响应敏感,具有相对一致的响应特征,即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能显著提高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及碳库管理指数,且效果优于化肥配施秸秆和单施化肥处理.
长期施肥、旱作土壤、水田土壤、活性有机碳、碳库管理指数
S153.6(土壤学)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503122
2018-06-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