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戊灵在两种土壤及马铃薯中的残留降解动态
在北京和安徽两地开展了田间试验,研究二甲戊灵在土壤与马铃薯植株中的残留降解动态与残留水平.试验样品中的二甲戊灵用乙腈提取,分散固相萃取净化,采用GCMS法,选择离子模式监测(SIM)定量测定.二甲戊灵在马铃薯块茎、植株和土壤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4.5%~89.8%、91.5%~101%和78.7% ~88.1%,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8% ~8.5%、6.2%~8.2%和5.2% ~7.8%.结果表明,二甲戊灵在马铃薯植株与土壤中的降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在安徽(潮土)和北京(褐土)两地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1.0和30.1 d,在马铃薯植株中的半衰期分别为9.5和10.6d.收获后,马铃薯块茎中二甲戊灵的残留量小于0.01 mg·kg-1,低于欧盟规定的二甲戊灵在马铃薯中最大允许残留限量0.05 mg· kg-1.研究结果为了解二甲戊灵在环境中的残留水平及食物链迁移转化提供了参考.
二甲戊灵、降解动态、残留、马铃薯、土壤
X830.2;S143.92(环境监测)
国家自然基金41101482;北京市自然基金812202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基金QN201104
2014-12-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9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