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758/j.cnki.tr.2024.03.012
南方典型母质发育稻田土壤氨氧化细菌和古菌群落结构特征
依托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水稻土易地置土长期定位试验,以广东英利(YL,发育于玄武岩风化物)、江西鹰潭(YT,发育于第四纪红黏土)和湖南桃源古市(TYG,发育于河流冲积物)3 种母质发育稻田土壤为供试土壤,采用常规土壤农化分析方法测得 3 种土壤的理化性质、硝化速率,并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分析了土壤氨氧化古菌(AOA)和氨氧化细菌(AOB)种群丰度及群落结构的异同.结果表明:土壤硝化速率除分蘖期外,均表现为:YT>YL>TYG.YL与YT土壤中AOA数量占主导地位,AOA/AOB比值分别在 0.72~3.05、0.98~1.52;TYG土壤中AOB数量占主导地位,AOA/AOB比值在 0.21~0.75.群落组成方面,不同母质土壤间AOA、AOB群落结构差异显著,3 种土壤AOA优势菌属各不相同,AOB优势菌属均为Nitrosospira.冗余分析表明,pH和可溶性有机碳是造成AOA、AOB群落结构差异的核心因子.综上,在环境背景均统一的前提下,不同母质发育稻田土壤理化性质之间依旧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影响着氨氧化微生物AOA、AOB的丰度以及群落结构.
土壤母质、稻田土壤、氨氧化细菌、氨氧化古菌
56
S154.36(土壤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湖南省烟草公司张家界市公司项目;云南省一流学科林学学科;云南省一流专业林学专业建设经费项目
2024-08-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548-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