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758/j.cnki.tr.2020.05.012
柴油污染土壤低温热处理及其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石油化工厂加工、储藏、运输过程以及储油罐的泄露等易造成土壤柴油污染.热处理技术常用于修复各类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污染土壤,但加热可能会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因此本文综合评价了低温热处理对柴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及其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对柴油污染土壤低温热处理进行参数优化,结果显示:在250℃ 加热10 min后,土壤总石油烃含量为358.7 mg/kg,总石油烃去除率为94%,低于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中规定的一类用地总石油烃筛选值826 mg/kg.过高的温度和过长的加热时间反而会带来过多的能耗,并对土壤理化性质造成负面影响.低温热处理后土壤颜色由浊黄橙变为灰黄棕,土壤pH由7.39降为6.88,阳离子交换量由16.9 cmol/kg变为14.8 cmol/kg,田间持水量从0.32 g/g土变为0.29 g/g土,土壤有机碳降低约10%,NH4+-N和NO–3-N含量加热后增加分别超过5倍和15倍,土壤质地和全氮变化不显著.加热前后的土壤元素分析结果和土壤颜色变化说明加热过程中烃类炭化转化为"热解炭",是污染土壤中柴油去除的主要反应机制.本研究表明低温热处理技术可以快速高效地修复柴油污染土壤,合理优化低温热处理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是使低温热处理成为一种修复柴油污染土壤的绿色可持续性修复技术的关键.
污染土壤、低温热处理、柴油、土壤性质
52
X53(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计划项目;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
2020-12-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956-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