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758/j.cnki.tr.2020.03.008
长期施肥对典型潮土钙、镁形态转化及其环境行为的影响
研究了长期(1989—2009年)不同施肥处理下潮土钙、镁累积特征及形态转化规律,探讨了两种典型盐基阳离子及其碳酸盐在农田土壤酸碱缓冲性能、有机质累积等环境过程中的作用.田间试验设置7个处理:有机肥(OM)、OM+无机化肥氮磷钾(NPK)、NPK、NP、PK、NK和不施肥(CK),OM+NPK处理为有机肥和无机化肥氮磷钾各施一半.气量法结合BCR形态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施肥条件下潮土耕层(0~20 cm)钙、镁元素均出现持续累积过程,不同处理的累积量表现为:NK<OM<OM+NPK<NPK<NP<PK<CK,与土壤晶格态和碳酸盐结合态钙、镁含量变化规律一致,而与金属氧化物和有机复合态钙、镁含量变化规律相反.OM处理下潮土pH及钙、镁元素含量较低,对土壤碳酸盐影响较小.潮土中碳酸盐以碳酸钙为主,碳酸镁次之,部分碳酸根离子与有机质复合,其构成了土壤复杂的酸碱缓冲体系.钙离子与镁离子相比,易于与金属氧化物复合,与有机质的复合能力相对较弱,抑制土壤黏土矿物-金属氧化物-有机碳复合体的形成.
长期施肥、钙、镁形态、土壤缓冲体系、有机质稳定
52
S153(土壤学)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耕地培育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
2020-07-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476-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