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4565.2011.09.008
我国贫困人口的脆弱度与贫困动态
在贫困脆弱性和贫困动态理论的逻辑归纳与阐述基础上,利用辽宁省重点贫困县调查样本数据,采用聚类分析、脆弱度分析以及敏感度分析等方法实际测度了贫困县贫困状态的分布情况和脆弱程度;从贫困动态的角度,对贫困户1997-2006年间的贫困发生频次、深度及持续时段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各个贫困县的贫困脆弱性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且受多重致贫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一定的类型分布特征;贫困动态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贫困脆弱度的结果;贫困时段分析与以往研究发现略有不同,呈现出“暂时贫困”和“长期贫困”二者“并重”的特征,而非“单一分布”的“偏态”,真正有效率的扶贫救济制度应当准确地锁定在持续贫困的家庭上,政策相应地要具有差异性和弹性,这样才有可能快速及时地解决攻坚阶段的贫困问题.
贫困脆弱性、贫困动态、贫困时段、暂时贫困、长期贫困
28
F222(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T070300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1YJA630024的阶段成果
2012-01-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4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