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656/j.issn.1672-1519.2023.07.17
麻杏石甘汤"异病同治"肺炎支原体肺炎与支气管哮喘的网络药理学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利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究麻杏石甘汤"异病同治"肺炎支气体肺炎(MPP)与支气管哮喘(BA)的共同潜在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筛选麻杏石甘汤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运用UniProt数据库将其进行标准化.运用GeneCards、OMIM数据库收集MPP与BA疾病相关靶点.利用Venny2.1 获取药物-疾病共有靶点.利用Cytoscape3.9.1 软件构建疾病-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将交集靶点输入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相互作用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构建.利用DAVID数据库对共同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利用AutoDockTools软件将核心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得到麻杏石甘汤有效成分 123 种,相关靶点 208个.MPP疾病靶点 374 个,BA疾病靶点2 623 个,药物-疾病交集靶点 46个.GO富集分析获得生物过程 276个(P<0.05),细胞组成 15个(P<0.05),分子功能 33 个(P<0.05).KEGG通路富集分析获得麻杏石甘汤治疗MPP与BA的共同通路主要有糖尿病并发症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AGE-RAGE)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低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表明核心成分与关键靶点多能形成稳定结构.[结论]麻杏石甘汤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治疗MPP与BA,为中医"异病同治|理论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也为麻杏石甘汤的临床应用及机制研究提供了生物信息学依据.
肺炎支原体肺炎、支气管哮喘、麻杏石甘汤、异病同治、网络药理学
40
R375.2(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
2023-08-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916-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