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656/j.issn.1672-1519.2022.07.13
立足"阳主阴从"浅析扶阳思想在小儿肺系疾病治疗中的意义
儒家文化中的"中庸""中和"思想是阴阳平衡的文化基因和理论基础,恢复阴阳相对平衡是中医诊治疾病的根本法则.以《周易》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所提出的"阳主阴从"的哲学观对中医学理论和温补学派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以陈文中为代表的儿科温补学派在继承"阳主阴从"思想的基础上力倡小儿阳气不足,主张临证之时扶助固养小儿阳气.肺系疾病是儿科常见疾病,当今由于苦寒之品、抗生素及激素的过度使用和环境的影响,小儿阳虚证尤为常见,故扶阳之法在肺系疾病的诊治中亟需重视.文章基于前人理论思想,浅析扶阳思想在咳嗽变异性哮喘、肺炎喘嗽病等肺系疾病治疗中的意义.
肺系疾病、扶阳、小儿、阳主阴从
39
R256.1(中医内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74487
2022-08-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879-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