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656/j.issn.1672-1519.2013.07.09
运动针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运动针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传统针法,B组采用运动针法,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目测类比评分法(VAS)疼痛积分、肿胀程度积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积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积分.”结果”VAS疼痛积分,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MA积分及ADL积分,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1),B组积分明显高于A组积分(P<0.05),肿胀程度积分,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B组积分显著低于A组(P<0.01).”结论”运动针法在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改善肢体肿胀方面优于常规针刺.
中风、肩手综合征、运动针法
30
R245(中医临床学)
2017-01-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407-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