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建立及操作规范探讨
[目的]建立大鼠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探讨建立模型的操作规范.[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除正常对照(NC)组,其余大鼠用100 mg/kg 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50%乙醇溶液建立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模型,在造模10d后,当所有模型大鼠便潜血转为“1+”时,随机抽取模型大鼠观察结肠病理组织学改变,剩余模型大鼠随机分为阳性对照(PC)组、UC组,用5%葡聚糖硫酸钠(DSS)水溶液或生理盐水进行致炎诱导结肠炎复发,造模后观察各组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实验终点期处死观察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及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组饮DSS后再次出现结肠炎发作,DAI及CMDI评分明显增高(P<0.05),而阳性对照组逐渐好转;病理组织学改变亦有显著差异.[结论]采用TNBS/乙醇溶液首次致炎,用DSS间断进行诱导复发,可以模拟UC急性期与缓解期交替发作的特点,病理组织学改变与人类相似.
2、4、6-三硝基苯磺酸、葡聚糖硫酸钠、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
29
R574(消化系及腹部疾病)
天津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06FZZDSH00405
2012-08-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27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