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7-3116.2022.01.004
京津冀工业绿色协同发展测度及障碍因子诊断
基于要素协调和区域协同建立工业绿色协同发展的概念示意图,参考权威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的绿色发展内涵构建工业绿色发展指标体系,考虑动态性、兼顾主观与客观计算权重,综合运用AHP和引入时间加权向量的粗糙集理论,并设置分级标准,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局部协同度模型对2012-2018年京津冀13市工业绿色协同发展的相对水平和绝对水平进行测度,进一步识别关键障碍因子.结果发现:(1)除天津有所下降外,其余市域工业绿色发展及资源利用、环境质量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绝大多数市域工业增长质量下降较快.(2)除承德仍处于勉强协调区外,其他市域工业绿色要素协调均已跨入协调区,其中沧州、衡水、邯郸、邢台、唐山、张家口等处于初级协调区,但沧州和衡水上升趋势不明朗.(3)京津冀工业绿色发展及资源利用、环境质量的区域协同已分别跨入良好协同区、中级协同区和优质协同区,但与河北11市工业资源利用区域协同的差距不断扩大;增长质量区域协同由中级协同跌至勉强协同但有回升趋势.
京津冀、工业绿色协同发展、要素协调、区域协同、障碍因子
37
F427(中国工业经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9CJL035
2022-04-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3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