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7-3116.2021.11.001
国际标准与本土情景融合下中国非营利机构卫星账户的核算框架
对非营利机构卫星账户的各类国际标准进行对比,并结合中国本土情景进行调整,重点解决中国非营利机构核算面临的两大基本问题:核算对象是谁、核算内容如何呈现.由此,构建了中国非营利机构卫星账户的核算框架,包括中国非营利部门的核算口径、部门账户序列以及总量指标统计表.在联合国公布的三个关于非营利机构核算的国际标准(NPI手册、NRV手册及SNA)下,首先建议使用NPI手册的核算口径作为中国非营利机构统计口径的基础,并基于中国国情进行调整和确定了由政府力量主导和社会力量主导的三类中国非营利机构核算对象,分别为:公益二类中改制为企业的事业单位、民政部登记的社会组织以及注册于工商局获得法人身份的非营利机构;其次,在非营利部门账户序列中引入区别于SNA体系的特有变量,构建了包括生产账户、收入形成账户、初始收入分配账户和收入再分配账户等账户的中国非营利机构卫星账户序列;最后,建议中国非营利部门的总量指标表的设置参考NRV手册,并构建了包含增加值总额统计表、劳动就业统计表和收入来源统计表的中国非营利机构总量指标表.
非营利部门;卫星账户;国民经济核算
36
F222.33(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
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中国非营利机构卫星账户的核算框架研究:基于国际标准与国家经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卫星账户编制的理论、方法与中国实践";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属权贸易核算及其卫星账户的构建与编制研究";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2021-11-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