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7-3116.2020.01.009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性识别与优化路径研究——以东北地区为例
以东北地区34个城市为研究对象,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两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两大系统的耦合协调度.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略有增长,生态环境水平增长幅度较大;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C介于0.3~0.5之间,处于颉颃阶段;耦合协调度D介于0.35~0.5之间,整体上处于轻度失调与濒临失调阶段;地级市层面的耦合度仅有大连处于磨合阶段,其余城市均处于颉颃和低度耦合阶段;沈阳、大连、长春和哈尔滨的耦合协调度等处于领先地位,外围中小城市处于濒临、轻度和中度失调阶段;将生态系统与经济发展的综合分值划分成4种象限类型,从动态的角度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性进行类型划分,依据划分类型提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路径.
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东北地区
35
F323.2(中国农业经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我国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非协调性耦合识别与良性互动机制研究”15CJY025
2020-06-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7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