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297/j.cnki.issn1005-0000.2017.02.013
我国大学生体育锻炼投入:测量、前因与后效
以积极心理学为框架,运用文献资料法、半结构式访谈、质性研究的开放性问卷、心理测量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探讨我国大学生体育锻炼投入的测量、前因与后效等问题.结果显示:体育锻炼投入是大学生对体育锻炼持有一种自主、积极、持久、沉浸的心理情境和快乐体验,体现了个体对锻炼行为的合理认知和角色认同,其内涵应包含个体既有的锻炼认知、角色认同、目标导向,锻炼践行的精力、活力、兴趣水平、自主性,以及勇于挑战并沉浸其中的参与状态;编制的大学生体育锻炼投入自评量表包括了活力坚持度、专注满足感、价值观认知和参与自主性共4个维度20个题项,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可以作为研究大学生体育锻炼投入状态的自评测量工具;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是大学生体育锻炼投入的两个前因变量,其中,社会支持在自我效能感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投入时具备了调节效应;锻炼效果和积极情感是大学生体育锻炼投入的两个后效变量,其中,锻炼效果在体育锻炼投入一下大学生积极情感时具备了部分中介效应.
大学生、体育锻炼投入、积极心理学、体育锻炼投入量表
32
G804.85;G806(体育理论)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5YJC890006
2017-09-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76-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