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1-2277.2021.01.001
“十四五”时期城市教育现代化的空间挑战与应对
我国大城市在探索社会主义新时代教育现代化道路上具有基础性、引领性、前瞻性意义,其教育现代化在某些特征上尤为突出,表现为现代化模式更强调融合性、现代化价值更强调人本性、现代化内容更强调优质性、现代化对象更强调全纳性、教育现代化布局更强调开放性.随着城市发展空间的拓展,“十四五”时期教育现代化进展面临空间挑战与困境尤为突出、教育资源配置与城市人口素质和空间分布节奏不同步、教育服务区域协同发展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和信息化资源建设有待夯实等一系列问题.面向“十四五”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国的教育地理空间将实现从“孤岛”到“连片”融合,教育平台空间将实现从“现实”到“现实+虚拟”融合,教育资源空间将实现“单一”与“多元”融合,教育内容空间强调“生态文明”与“终身学习”双效并重.
城市教育、教育现代化、教育空间、现代化2035
G520.1(中国教育事业)
201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中的政策风险评估及其控制对策”;2018年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京津冀协同背景下的'一核'与'两翼'教育发展定位与资源配置机制研究”;2019年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社会生态系统中北京一伦敦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比较研究”
2021-04-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5-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