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1-2277.2002.04.016
学校教育要以生为本
@@ 一、以生为本,就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我们认为,所谓以生为本,简而言之,就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以生为本"与"以物为本"相对立,它反对把学校物质条件的改善、经济效益的提高作为学校教育的最高追求,强调促进学生的发展才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以生为本"也反对"以分为本",后者片面强调让学生获取知识,得到高分.人是一个整体,学生的身体与精神,精神中的道德、智慧和审美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相对独立性与分离性.然而,它们之间又不是绝对独立和完全分离的,而是在密不可分的联系中,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忽视任何一个方面的发展,都会影响其他方面的发展,限制学生完满人格的形成.以生为本是对应以师为本提出的,我们原来的教育体系基本上是一种师本的体系,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坚决地从师本教育走向生本教育,把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作为解决当前教育问题的最有效和最重要的策略."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强调,教育学生要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学生这个本体,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教育的最高准则,学校教育工作的重心应切实地落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全面发展上.衡量学校教育改革成败得失的最高标准,判定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高低的惟一尺度,就是能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教育、以生为本、学生的发展、以教师为中心、素质教育要求、相对独立性、最高准则、终极目标、以物为本、以师为本、物质条件、完全分离、完满人格、体系、生本教育、绝对独立、经济效益、教育走向、教育质量、教育学生
G47(学校管理)
2005-10-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