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1-024X.2009.01.003
混凝-微滤处理微污染原水工艺优化及膜污染的研究
利用混凝-微滤联用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并对工艺运行的关键参数及膜污染的控制方法进行了优化分析.首先在考察混凝最佳工况参数的基础上,确定联用工艺中的关键参数为混合溶液的pH值及混凝剂的投加量,而混凝时间对工艺运行影响不大.混凝-微滤联用的试验表明:二者组合能有效延缓膜污染:在过滤方式上,直接过滤混凝原液在膜污染的控制上效果优于过滤混凝上清液:通过对两种混凝剂在联用工艺中的处理效果和减缓膜污染能力的比较发现,氯化铁对微污染原水的净化效果要远远优于聚合氯化铝(PAC),而聚合氯化铝延缓膜污染能力较强.通过评价清洗后通量恢复水平对膜面污染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膜污染中70%~80%由泥饼层引起,有机污染物和微生物的比例约占20%~25%,无机污染物仅占5%~8%,因此使用混凝-微滤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时,适时地采用物理清洗即可达到较理想的膜清洗效果.
混凝、膜过滤、微污染原水、膜污染、膜清洗
28
IS102.54;X703.1
天津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06FZZDSH00900;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20070712;科技部 973 计划前期研究专项2008CB417202
2009-04-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