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0253-374x.2010.09.011
铜绿微囊藻细胞内外有机物特性及氯消毒副产物
分析比较了铜绿微囊藻细胞内外溶解性有机碳(DOC)、溶解性有机氮(DON)、藻毒素、嗅味物质Beta环柠檬醛等有机物质量浓度以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和亲疏水特性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时期细胞内有机物含量较细胞外高3倍以上 (以DOC计算).藻细胞内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区间主要分成3个部分:小于1 kD(叶绿素,胡萝卜素,藻毒素,嗅味物质等)、40~800 kD(藻蓝蛋白)、大于800 kD(核糖体,蓝藻淀粉等);细胞外有机物分布主要集中在1~200 kD之间(约占90%),小分子和大分子物质较少.此外,亲疏水性分析结果表明,细胞内外主要有机物均为中性亲水物质,质量分数分别为75.9%和52.7%.消毒副产物研究表明,细胞内外有机物三氯甲烷生成潜能分别为18.24 μg和26.72 μg·mg-1DOC;细胞内外总氯乙酸总生成潜能分别为66.98和58.56 μg·mg-1DOC.此外,细胞内外有机氮/有机碳较普通原水高3倍以上,ρ(DON)/ρ(DOC)=0.23.可能造成以有机氮为前体物的含氮消毒副产物的大量生成.同时,细胞内还大量存在细胞外不存在的致嗅物质Beta环柠檬醛等,藻毒素含量较细胞外也高数倍.
铜绿微囊藻、细胞内外、亲疏水性、消毒副产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38
X703.1(一般性问题)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8ZX07421-002,2008ZX07421-004;国家"八六三"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08AA06A41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研究开发资助项目2009-K7-4
2010-10-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314-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