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9-3060.2013.02.011
洛维特与施特劳斯——对虚无主义的历史与哲学克服
洛维特和施特劳斯同处于尼采思想大行其道的20世纪德国,纳粹极权主义政治迫害和犹太裔德国人的身份窘境构成了二者学术思考的理论出发点.然而,由于二者对犹太人身份、犹太传统文化认同意识的差别,导致两位哲学家对虚无主义的思考路向和判断结果的明显差异.洛维特拒绝犹太人身份和律法传统,试图从基督教救赎史学的角度来考察19世纪德国精神史的内生性反叛和逻辑演进;施特劳斯则从犹太人问题切入,试图借助中古犹太律法资源及其摹本——柏拉图学说来找寻现代性走火入魔的病根.因此,二者在思想起点(基督教资源与犹太律法资源)、致思路径(历史哲学与政治思想史)、考察重点(检审19世纪精神史与重启17世纪古今之争)、理论归宿(古希腊晚期哲学与柏拉图式政治哲学)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但在对虚无主义的审视上,二者的思想史研究对我们理解20世纪政治事件和精神危机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洛维特、施特劳斯、虚无主义、历史哲学、政治哲学
24
D0-02
江苏师范大学博士学位教师科研支持项目"虚无主义时代寻求永恒——施特劳斯犹太思想研究"12XWR009
2013-07-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83-8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