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7-5194.2019.04.016
技术嵌入协同治理的执行边界——以S市"互联网+治水"为例
河长制是自上而下在全国推行的水环境治理创新举措,目前"互联网+"技术在各地的河长制中应用越来越普及. S市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水环境治理场域下技术与制度互动的典型个案. "S河长管理信息系统" " S河长APP""S治水投诉"等技术平台在S市河长制中的应用,为纵向层级的信息流转和业务联动提供了通道,也为打破"九龙治水"格局提供了可能性,还为公众参与治水提供了便捷的进入渠道.然而,技术嵌入协同治理是有执行边界的,这种边界促使行动者选择与现有体制架构有很大近似性的技术框架,采取一种任务协同而非数据协同的行动策略.与此同时,技术平台无法解决协同关系中的信任危机,技术执行难以促进协同治水的共享理解,技术更无法解决已有体制机制中的深层次矛盾,技术也只是选择性地开启政社互动和公众参与的机会之窗.因此,协同治水格局的形成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要对技术进步逻辑与政治逻辑之间的内在冲突有清醒的认识,加强和优化信息技术应用的顶层设计和制度环境.
"互联网+"、技术治理、协同治理、河长制
D616(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大数据环境下社会舆情分析与决策支持研究"14ZDB166;项目负责人:蔡立辉
2020-05-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14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