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差异与道德教育对象的态度改变
社会心理学研究证实,在信源即传达者可信性较高的前提下,态度差异在目标靶态度改变中的作用呈倒U曲线特征,即中等差异引起的态度变化量大.在社会心理学的视野中,道德教育是道德教育者在一定的教育情境中劝导教育对象形成正确道德态度或是改变错误的道德态度,并建立相应行为模式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有效促进道德教育对象的态度改变,道德教育者要在把握不同教育对象原有道德态度的基础上合理控制态度差异,力避其产生同化失误和对比失误,同时注意提高自身的可信性.
态度差异、态度改变、道德教育
D64(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SJB880003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公民道德教育实效性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以态度改变说服模型为分析工具》
2013-09-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0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