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899/j.cnki.szptxb.2023.03.005
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与思政的双融双促:何为、为何与如何
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以下简称"艺术")中融合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构建好高校艺术思政教育教学体系,使艺术与思政融合进行而得以双融双促,是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构建的合理要求和必然结果.因为,高校是宣传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而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和社会意识形态,需要也必须以思政为引领;同时,艺术中的知识体系、设计思维表达和媒介影像外化本就属于思政工作内容,艺术教学本身就属于文化传播;再次,思政的一些内容需要艺术的融入而具体形象化以深入打动人心,而在高校进行思政融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的艺术形式,会使得艺术与思政的双融如虎添翼.这种艺术与思政的双融是一种学科融合,也是一种课程教学方式;它包括艺术与思政的学科间融合、艺术与思政的领域内融合以及艺术与思政的领域间融合;这种融合绝不仅是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深入到课程各个环节的相互融合,最后达到"双促".双融双促需要选择多方面的有效途径去把握,除了显性课程教学中的学科融合、课堂外的活动融合外,隐性课程中的价值融合也很重要,最终达到双融双促,并潜移默化地在立德树人中活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艺术人才.
课程思政、艺术专业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融双促
22
G416(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重庆移通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2022;22JG214
2023-07-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3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