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880/j.issn.1004-6933.2017.04.005
福州市浅层地下水的硝化机制
选取福州市范围内2015年42组浅层地下水样品和1个地下水监测点2011-2015年共10期监测数据,通过分析地下水中阴阳离子比例、NO-3浓度百分比与主要水化学指标之间的时空对应关系,讨论了硝酸盐型地下水的形成条件和地下水硝化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分类统计了不同地质成因、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条件下含水层中地下水样品的硝化程度.结果表明:福州市地下水中硝酸盐型的采样点所占比例为27.9%,地下水硝化程度逐年加重;硝酸盐的输入为地下水的硝化提供了物质基础,酸化进一步促进了地下水的硝化;基岩风化带裂隙水硝化程度最低,第四系冲洪积层次之,残坡积层最高;人类活动强度最高的城市区地下水中硝酸盐型采样点所占比例达41.67%,硝化程度高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是地下水硝化作用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地下水、硝化、酸化、福州市
33
TU991(地下建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02209;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121168,1212011121169
2017-08-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26-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