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3-2006.2010.10.020
《押沙龙,押沙龙!》中"弑父"行为的解读
以弗洛伊德对"弑父"情结的研究为理论基础,对<押沙龙,押沙龙!>一书主人公托马斯·萨德本"弑父"动机的成因进行剖析,解读其终身迷恋和追求"父亲"这一身份的,心理历程.萨德本将"父亲"这一身份看作最有价值的人生目标,究其原因,只有获得这样的身份,其"弑父"的欲望才能得到满足.从建立到毁灭,从获得到失去,"父亲"这一形象始终与地位、财富、权势联系在一起.对萨德本来说,获得了"父亲"这一身份,就意味着获得了社会的认同;这种身份一旦失去,他作为"弑父者"所取得的成就将不复存在.
"父亲"、弑父、身份、地位
25
I712
2011-03-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