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563/j.cnki.sdfx.2023.02.007
论悔罪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体系定位
悔罪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体系定位颇有争议.从原则上看,认罪认罚从宽当然包含了悔罪因素.但是,悔罪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协商性、权利保障以及效率追求均有一定的紧张关系.悔罪行为根据其程度与原因可以有自我否定、自愿被否定以及因威慑而服从等不同层级的区分,不宜完全排斥悔罪中的功利成分.据此,真诚悔罪不是认罪认罚从宽的成立要件,而是界分理想型与非理想型认罪认罚的界限要素;同时,也是释明认罪认罚从宽真实性与自愿性的解释要素.对悔罪的判断无法从客观行为直接进行,而应以认罪认罚的成立推定悔罪.当然,这一推定是可反驳的.认罪认罚从宽案件中被告人辩护与上诉不应过于限制,其与悔罪与否并无必然关系,应予谨慎对待.
悔罪、认罪认罚从宽、界限要素、解释要素、推定
10
D925.2(中国法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CFX004
2023-06-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5页
8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