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SCD-XB940 SACD唱机
@@ 自1982年CD机问世以来,正式开创了家用数码音响的新纪元.CD的指标和参数比模拟音源LP唱机要高得多,但人们很快就发现了它的”数码声”.”数码声”的出现与CD格式存在的缺陷有关.早年索尼和飞利浦公司发布的红皮书规定:CD音频格式为两通道,采用44.1kHz取样频率和16bit量化精度.这种指标在当时看来已够高的了,因为与44.1kHz取样频率相对应的最高频率为20kHz,而人耳的听觉极限被认为是20kHz;与16bit量化精度相对应的动态范围相当于98dB,也已满足人耳听觉要求.所以索尼和飞利浦公司当时认为,CD音频格式指标已完全能满足要求.但实际情况却不然.CD在信号数字处理过程和低通滤波过程中,接近20kHz信号波形已发生失真,所以它的频率响应已达不到20kHz;又由于时序误差(Jitter),交叉串音(Crosstald)以及A/D和D/A转换中的非线性失真,实际的量化精度也达不到16bit.这就是CD”数码声”的来源,其表现为冷、硬、不够柔和和细腻.为了改善CD的音质,根本措施是改变音频格式.
音频格式、量化精度、数码音响、取样频率、指标、飞利浦、非线性失真、信号波形、人耳听觉、频率响应、滤波过程、根本措施、动态范围、处理过程、红皮书、高频率、转换、音质、音源、误差
TN9;TP3
2005-07-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