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6-5725.2011.01.010
不同时相点移植的皮肤源性前体细胞在损伤脊髓中的存活数量及其机制
目的:观察不同时相点移植的皮肤源性前体细胞(skin-derived precursors,SKPs)在损伤脊髓中的存活数量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分离雄性大鼠SKPs.Allen法制备雌性大鼠中度脊髓挫伤模型.伤后即刻、1d、3d、7d和14 d取损伤脊髓匀浆离心取上清液,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上清液中白介素-1(IL-1)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的含量,然后观察上清液、IL-1和PDGF对SKP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上述同样的时相点将DAPI标记的SKPs经局部注射到损伤脊髓处,移植后14 d取材采用针对Y染色体的实时定量PCR检测脊髓中SKPs含量,BBB法评价大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IL-1可抑制SKPs的增殖活性,促进其凋亡;而PDGF的作用相反.损伤3d后脊髓的提取液培养中IL-1的浓度最高,7d的PDGF浓度最高,7d的脊髓提取液对SKPs促增殖活性最高.伤后7d移植组损伤脊髓局部存活的SKPs数量最多,功能恢复也最好.结论:中度挫伤脊髓损伤后7d移植SKPs存活率最高,对功能恢复的作用最强,其可能机制与损伤脊髓局部表达的细胞因子有关.
脊髓损伤、皮肤源性前体细胞、细胞因子、存活
27
R4 ;R68
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SKLZZ 200817;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CSTC,2009BA5017
2011-04-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