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沉积相模式及有利储集体分布
近年来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栖霞组和茅口组勘探取得一些突破,显示该区中二叠统巨大的天然气勘探前景.前人对该区中二叠统沉积相和储层等做了大量研究,但对中二叠统栖霞组和茅口组沉积相类型和沉积相模式存在较大分歧,进而制约了有利储集体分布预测研究.文章结合近期一些新钻井和地震资料综合分析基础上,通过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和生物化石等相标志分析,认为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栖霞组和茅口组主要发育台地边缘相、开阔台地相和台洼相,其中中二叠统栖霞组早期以碳酸盐岩台地模式为主,栖霞组中晚期和茅口组演变为镶边台地和孤立台凹模式.该区主要发育有台缘滩和台内滩两类主要的储集体,且主要集中在层序高位体系域,台缘滩储集体主要分布在Sq1-HST期雅安-绵竹和剑阁-广元等区带,以及Sq2-HST时期雅安-绵竹-广元区带;台内滩储集体主要分布在Sq1-HST和Sq2-HST期川中高石梯-磨溪区块,以及Sq2-HST时期的威远-自贡区带,Sq2-HST时期高石梯-磨溪区块台内滩储集体受古岩溶和构造热液叠加影响呈条带状展布.四川盆地中二叠统台缘滩和台内滩分布范围较广,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高位体系域、台缘滩、台内滩、沉积相模式、中二叠统、四川盆地
TE121.3(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210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07-002;湖北省创新群体基金项目2015CFA024;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重点项目D20171302
2019-04-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369-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