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深层灰岩孔隙-微孔隙特征与成因——以塔里木盆地顺南7井和顺托1井一间房组灰岩为例
超深层条件下灰岩是否具有有效储集空间,储层成因与储集性能如何等问题是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领域关注的课题之一.以塔里木盆地顺南7井、顺托1井一间房组灰岩为例,通过岩心观察、计算机断层扫描、薄片与阴极发光分析、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描述超深层灰岩的孔隙、微孔隙发育特征并探讨其成因.一间房组下段藻灰岩(以顺南7井为代表)孔隙以窗格孔、遮蔽孔为主要类型,其为沉积-成岩早期孔隙海水的胶结残余;微孔隙为分布于藻粒屑内部的方解石晶间微孔,其形成可能受重结晶作用与原始有机质演化的共同控制.一间房组上段生物粘结岩(以顺托1井为代表)孔隙以生物壳铸模孔、硅球与自形方解石集合体内部晶间孔隙为主要类型,微孔隙主要为生物体腔微孔、方解石重结晶形成的晶间微孔、灰岩基质中自形石英晶面微孔.成岩早期的热液流体改造可能是顺托1井生物粘结岩孔隙、微孔隙的主要成因,早期液态烃类充注对孔隙、微孔隙保存具有重要意义.由此表明,不同钻井不同结构特征灰岩的孔隙一微孔隙发育特征与成因不同,并进一步导致了灰岩储层发育与分布的控制因素存在差异.
孔隙、微孔隙、藻灰岩、生物粘结岩、超深层、一间房组、塔里木盆地
38
TE122.2(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2CB214802;中国石化科技开发部项目P13069,P16112
2017-10-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693-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