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西部新场地区须家河组四段9砂组地震沉积学
90°相位转换及地层切片技术是地震沉积学的重要研究手段.但实际研究中,小级别地震等时界面难以对比,简单地进行90°相位转换,不能正确反映岩性和地震反射的关系.文中通过分频解释技术对比追踪小级别地震等时界面,在保证合理信噪比的前提下,利用钻井控制的混合相位子波反褶积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地震分辨率;同时使地震剖面零相位化,明确了地震反射的地质信息.依据该方法对四川盆地西部新场地区须家河组四段9砂组(T3x4(9))展开地震沉积学研究,认为T3x4(9)砂组内砂体普遍发育,水下分流河道不断地迁移改道,致使砂体互相叠置;根据砂体的延展方向,判断物源主要为北部龙门山岛链,其中由于多期水下分流河道叠置,新场地区中部砂体厚度最大.由于砾岩抗压实性能够对砂体的孔隙起到保护作用,新场地区中部水下分流河道叠置区的砂体物性较好,为勘探有利区.
90°相位转换、地层切片技术、分频解释、地震等时界面、地震沉积学、须家河组、新场地区、四川盆地
34
TE122.1(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3990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2-004;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115122110002
2013-06-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9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