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坳陷中段下三叠统碳酸盐岩储层成岩作用与机理
通过川西坳陷中段野外露头资料、岩心样品微观资料,结合部分样品的物性、微量元素、碳氧同位素分析测试结果,对川西坳陷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嘉陵江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成岩作用及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川西坳陷中段的下三叠统中,局部层段发育颗粒滩型储层,但总体以中、低孔—低渗储层为主,鲕粒白云岩、鲕粒灰岩及残余鲕粒砂屑结构的粉细晶白云岩为主要的储集岩.自东北向西南,飞仙关组颗粒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差异明显,由海底成岩环境胶结作用向埋藏成岩环境的溶蚀、胶结作用变化;嘉陵江组成岩作用以埋藏成岩环境为主.综合研究认为,溶蚀作用和白云岩化作用是控制颗粒滩相储层发育的关键因素.岩石学特征以及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川西坳陷中段飞仙关组、嘉陵江组部分鲕粒、砂屑白云岩化特征,主要与埋藏白云岩化有关;埋藏溶蚀应为盆地卤水的混合、冷却作用的结果.
储层特征、成岩作用、飞仙关组、嘉陵江组、川西坳陷
32
TE122.1(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5-005-002
2012-01-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551-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