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0253-9985.2005.04.020
流花11 - 1油田礁灰岩油藏沉积 - 成岩演化模式
南海流花11 - 1油田发育生物礁、生物滩两种沉积相类型,并可细分为珊瑚藻礁、珊瑚礁、珊瑚藻 - 珊瑚礁、有孔虫滩、生物碎屑滩及珊瑚藻屑 - 有孔虫滩6种沉积微相.岩心观察及薄片鉴定结果表明,生物礁体在海底成岩环境、大气淡水成岩环境及区域地下水 - 埋藏成岩环境中发生的成岩作用包括粘结、溶解、胶结、压实 - 压溶、重结晶、白云化及"白垩化"作用等.结合沉积相分析结果及成岩作用各个阶段对储集性能的影响,将礁灰岩油藏沉积 - 成岩演化过程划分为8个时期:Ⅰ期成礁、早期暴露 - 溶蚀、Ⅱ期成礁、中期暴露 - 溶蚀、早期成藏、晚期溶蚀、晚期成藏及区域地下水溶蚀.这种特有的演化模式形成了垂向上的8层储层结构,即4个高孔渗段和4个中 - 低孔渗段间互沉积,4个中 -低孔渗段A,B2,C及E段以胶结作用为主,岩性相对致密,隔夹层广泛发育;生物礁体暴露过程中,处于渗流环境的B1,B3及D段由于溶蚀作用形成高孔渗段,区域地下水进一步溶蚀和"漂洗"形成的高孔渗段F段为水层.
演化模式、生物礁、储集层、成岩作用、沉积微相、流花11-1油田
26
TE112.3(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项目SW-2001-002
2005-10-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518-523,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