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0253-9985.2005.03.016
米仓山与大巴山交汇区构造分区与油气分布
米仓山与大巴山交汇区经历了至少两期以上的构造复合,表现为近东西向的米仓山背斜叠加在南北向的大巴山冲断褶皱带上,形成以米仓山基底变质岩为核心的东西向叠加背斜褶皱;其次为大致呈近东西向的通南巴主体构造,由于受大巴山构造推覆的影响使其东段构造轴向发生旋转,整体改造为一个完整的北东向背斜构造.通过研究区10余条骨干剖面平衡剖面地层缩短率的计算,指出大巴山前缘和米仓山前缘沿山前带到盆地方向,地层缩短率由大到小.据此,可将大巴山前缘和米仓山前缘划分为强变形带、中变形带和弱变形带.各带在通南巴地区相互影响、相互叠加.从构造变形强度和成藏条件分析,米仓山前叠瓦冲断区带、黑池梁、涪阳坝和南阳场4个区块为研究区勘探最有利的正向构造区块.
油气分布、构造分区、前陆盆地、米仓山、大巴山
26
TE111.1(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资助项目
2005-08-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361-365,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