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522/j.cnki.1671-5098.2022.07.015
磁共振成像测量子宫结合带厚度及表观弥散系数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测量子宫结合带(JZ)厚度及弥散加权成像(DWI)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采集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卵巢肿瘤病例46例,所有病例均行MRI检查并且行手术、腹腔镜得到相应病理结果证实,根据病理结果分为研究组即EMS组,对照组即非EMS组.分别测量研究组及对照组的最大结合带厚度(JZmax)、最小结合带厚度(JZmin)、JZmax-JZmin(JZdif);病灶的最低ADC值、对照区域的平均ADC值、相对表观弥散系值(rADC)即:最低ADC值与对照区域的平均ADC值的比值,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EMS组JZmax、JZmin、JZdif值均大于非E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30,P=0.001;t=2.529,P=0.013;t=2.183,P=0.024),EMS组与非EMS组结合带ADC值及r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71,P=0.243;t=1.974,P=0.130).结论 异常增厚的子宫结合带对卵巢型EMS具有诊断价值,结合常规MRI形态学表现有助于提高EMS的诊断.
子宫内膜异位症、磁共振成像、子宫结合带、表观弥散系数值、相对表观弥散系数值
29
R711.71;R651.1;R814.42
2022-08-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733-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