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522/j.cnki.1671-5098.2020.03.013
胸苷酸合成酶基因5'-端非翻译区域多态性在肺癌诊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胸苷酸合成酶(TS)基因5′-端非翻译区域(5′-UTR)多态性在肺癌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6月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顺铂化学治疗方案,化学治疗2~3个周期后对其临床化学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评价,根据其化学治疗效果的不同分为A组(化学治疗敏感性高,25例),B组(化学治疗敏感性低,25例),2组均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TS基因5′-UTR多态性进行检测,比较化学治疗敏感性与TS基因5′-UTR多态性与化学治疗敏感性及化学治疗毒性反应的关系.结果 A组中TS基因5′-UTR2R/3R+2R/2R的分布率80%(20/25)明显高于B组48%(1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TS基因5′-UTR2R/3R+2R/2R对化学治疗的毒性反应明显高于携带TS基因5′-UTR3R/3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基因5′-UTR2R/3R+2R/2R在化学治疗效果较好的患者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分布,并且TS基因5′-UTR3R/3R者对铂类化学治疗具有较强的耐药性.
肺肿瘤、胸苷酸合成酶基因5′-端非翻译区域多态性、治疗结果
27
2020-04-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305-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