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6-3110.2001.05.014
325例残留麻痹AFP病例临床及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了解引起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肢体致残的主要原因.方法对江苏省1993~2000年残留麻痹AFP病例进行临床及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引起我省AFP病例致残疾病的病因顺位为:格林巴利综合症、创伤性神经炎、临床符合脊灰、脑病和非脊灰肠道病毒感染.其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近年来主要变化为:四肢麻痹病例增多,单肢麻痹减少;有发热及腹泻症状病例减少,伴感觉障碍者增多;病例集中在苏北地区;年龄有增大趋势.结论针对当前引起AFP病例致残的主要疾病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在实现无脊灰目标后,应结合AFP病例疾病谱的变化,进一步加强监测工作,以便及时发现和防止脊灰野病毒的输入.
脊髓灰质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监测
8
R373.2+2(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346-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