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12114/j.issn.1008-5971.2022.00.286

透明细胞型脑膜瘤临床、磁共振成像及病理特征分析

引用
目的 总结透明细胞型脑膜瘤(CCM)的临床、MRI及病理特征,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术前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22年5月在西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经病理检查确诊的CCM患者24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基线资料(性别、年龄)、临床资料(首发症状、术前KPS评分、脑膜瘤切除程度的Simpson分级、肿瘤是否侵犯周围结构、术后是否采用放疗、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MRI检查结果(肿瘤大小、肿瘤位置、肿瘤性质及脑膜尾征、分叶征、黑环征、囊变坏死发生情况)及病理结果.根据肿瘤大小将患者分为小肿瘤组(肿瘤最大直径<4.0 cm)12例和大肿瘤组(肿瘤最大直径≥4.0 cm)12例,比较两组脑膜尾征、分叶征、黑环征、囊变坏死发生率.结果 24例患者中,男8例,女16例;年龄15~68岁,平均(44.6±15.4)岁;首发症状:以头晕、头痛为主要表现20例,以视力下降为主要表现2例,以乏力为主要表现2例;术前KPS评分70~90分,平均(87.1±6.2)分;Simpson分级:Ⅰ级17例,Ⅱ级5例,Ⅲ级2例;肿瘤侵犯周围结构8例;术后采用放疗3例;术后出现并发症9例;术后随访6~18个月,复发6例.肿瘤最大直径0.8~6.4 cm;肿瘤位于桥小脑角区10例,位于大脑凸面9例,靠近静脉窦生长2例,位于鞍区1例,位于后颅窝1例,颅内多发1例;肿瘤性质:实性13例,囊实性11例;出现脑膜尾征20例,出现分叶征4例,出现黑环征13例,出现囊变坏死11例.两组脑膜尾征、分叶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肿瘤组黑环征发生率低于小肿瘤组,囊变坏死发生率高于小肿瘤组(P<0.05).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肿瘤组织呈多角形,胞质透明,血管周围和间质胶原纤维丰富,旋涡状结构呈灶性分布,肿瘤内部分布丰富的结缔组织纤维带.结论 CCM属于脑膜瘤中罕见亚型,其临床及MRI表现有一定特点,肿瘤大小与MRI表现相关,小肿瘤更易发生黑环征,大肿瘤更易发生囊变坏死.MRI对CCM诊断有一定帮助,但确诊还需依靠病理检查.

脑膜瘤、透明细胞型脑膜瘤、症状和体征、磁共振成像、病理学

30

R739.45(肿瘤学)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四川省医学会恒瑞科研基金专项科研课题;西部战区总医院助推基金;西部战区总医院院管课题;西部战区总医院院管课题

2022-11-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10-114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1008-5971

13-1258/R

30

2022,30(11)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