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相页岩有机质孔隙发育特征及成因——以松辽盆地长岭断陷沙河子组页岩为例
陆相页岩有机质孔隙的非均质性强.以松辽盆地长岭断陷沙河子组页岩为例,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与偏光显微镜的定位观察,探讨了陆相页岩有机质孔隙的非均质特征及成因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控制陆相页岩有机质孔隙非均质性的主要因素有4种:原生有机质孔隙残余、生烃潜力差异、固体沥青反射率差异以及黏土矿物催化作用.结构镜质体、丝质体、半丝质体以及少量菌落体等具有高等植物纤维结构的组分,因细胞腔未被充填或受外力作用褶曲叠覆可残留孔隙.固体沥青中孔隙发育最好,其次为镜质体和惰质体;三者的碳元素重量百分比依次增大,表明这3种有机质中孔隙发育程度的差异本质上受生烃潜力差异控制.不是所有的固体沥青中都发育有机质孔隙.统计显示,多孔固体沥青的反射率多为1.60%~2.00%,处于石油裂解生气阶段,而无孔固体沥青的反射率多为1.20%~1.60%,处于干酪根裂解生烃阶段.黏土矿物的催化作用使得有机黏土复合体中几乎所有的固体沥青均发育丰富的蜂窝状孔隙,伊利石的存在可增加比催化活度,导致气态烃更易生成并产生孔隙.
孔隙非均质性、有机质孔隙、显微组分、沙河子组页岩、松辽盆地
40
TE122.2(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9-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5页
1030-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