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羌塘坳陷中侏罗统布曲组油藏带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油气充注历史
南羌塘坳陷中侏罗统布曲组含油白云岩中发育有大量与烃类活动有关的流体包裹体,其记录了油藏带油气运移、聚集和成藏过程.在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包裹体显微荧光分析和均一温度测试,并划分了油藏带原油类型,讨论了油气充注过程.结果表明:①油藏带表现出多幕次油气聚集成藏特征,存在4类不同成熟度的原油包裹体和1类干气包裹体充注,尽管4类原油包裹体在隆鄂尼区块和昂达尔错区块的显微荧光颜色存在差异,但光谱波峰形态相似,而主峰波长和红绿熵参数则明显不同,推测其来自同一烃源岩的不同成熟度阶段.②油藏带主成藏期在晚侏罗世 早白垩世期间,是盆地经历最大埋深阶段油气充注时期;但在早白垩世时期,局部的构造活动导致原生油藏发生二次调整,油包裹体呈非均一相,平均均一温度和盐度均发生变化;新近纪中晚期(盆地第二次生烃高峰时期),差异性沉陷或局部的热异常致使部分油气转化成干气,并伴随流体运移、捕获、充注于白云石颗粒和方解石胶结物中.
流体包裹体、油气充注期次和时期、布曲组、油藏带、南羌塘坳陷
37
TE122.1(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2016-12-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247-1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