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震旦系灯影组热液白云岩证据
川中高石梯—磨溪地区震旦系灯影组为当前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热点层系之一,因其早期沉积组构遭受成岩作用影响严重,白云岩化成因机理不明确,结合已钻井取心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等开展系统研究.岩石学特征分析表明,川中高石梯—磨溪地区灯影组见构造角砾岩及晶洞、裂缝中充填的鞍状白云石,含少量闪锌矿、方铅矿、硬石膏、黄铁矿、方解石、萤石、石英及长石等热液矿物.流体包裹体测温结果显示鞍状白云石胶结物均一化温度为132.6~218.7℃,平均为175.6℃,显著高于基质白云石包裹体温度(平均125℃)及地层正常埋深所经历的最高温度.鞍状白云石δ13C值为-2.16‰~2.94‰,平均值为0.63‰;δ18O值为-12.43‰~-6.8‰,平均值为-9.63‰,碳、氧同位素的负异常明显指示受热液作用影响.微量元素分析表明鞍状白云石及粗晶白云岩相对基质白云岩更富集Fe、Mn元素.在拉张性区域构造背景及上覆筇竹寺组泥页岩封闭层条件下,底部热流体沿基底断裂向上运移至灯影组,并在高石梯—磨溪地区断层附近产生热液交代作用形成热液白云岩.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热液白云岩、流体包裹体、热流体、基底断裂
37
TE122.14(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专项;西南石油大学启航项目;西南石油大学大学生课外开放实验重点项目
2016-07-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587-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