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气量和渗透率耦合作用对高丰度煤层气富集区的控制
煤层气的产量主要来自含煤盆地高丰度煤层气富集区,但目前对高丰度煤层气富集区形成的控制因素、形成机制与模式认识不清,制约了煤层气的勘探和工业化进程.通过对沁水盆地南部、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和淮北地区煤层气富集区地质特征的分析,明确了煤层含气量和渗透率的耦合作用是高丰度煤层气富集区形成的机制.煤层的含气量受水动力条件和煤层顶、底板条件的影响;变质程度、构造变形和地应力是控制渗透率大小的关键因素.在结合实际地质特征和物理模拟实验的基础上,建立了2种中高煤阶高丰度煤层气富集区形成模式,即斜坡区含气量和渗透率优势叠合富集模式和脆韧性叠加带煤层气富集模式.
高丰度煤层气富集区、含气量、渗透率、耦合作用、富集模式
34
TE122.2(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9CB219600
2013-07-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417-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