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盆地营尔凹陷有效烃源岩的确认及其展布特征
基于烃源岩生排烃基本原理,利用TOC含量与热解S1,氯仿沥青“A”含量的关系确定了营尔凹陷下白垩统主要层段有效烃源岩的有机碳含量下限值,其中下沟组有效烃源岩的TOC含量下限值为0.8%,赤金堡组为0.6%。与单井的测井TOC含量预测成果相结合,识别并统计了单井有效烃源岩厚度,最终综合层序地层学和沉积相研究成果确定了主要层段有效烃源岩的展布特征。各层段的有效烃源岩均比较发育,其中以赤金堡组厚度最大,其次为下沟组上段。下沟组下段厚度总体偏低,但北部次凹有效源岩厚度最大亦可达250 m,南部次凹最大为200 m。
有机碳含量下限值、有效烃源岩、下白垩统、营尔凹陷、酒泉盆地
TE122.1+1(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中石油玉门油田分公司科技项目“酒泉盆地东部油气富集规律与有利勘探方向”Y2010JF8-04资助。
2013-08-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414-418,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