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扬子黄桥地区龙潭组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油气成藏期研究
根据流体包裹体的透射光和荧光镜下观察,江苏黄桥地区二叠系龙潭组储层样品中包裹体较为发育,以盐水和油包裹体为主,主要分布于石英裂纹和石英次生加大边中,个体较小。油包裹体在蓝光和紫外光激发下分别发黄绿色和蓝白色荧光,表明研究区龙潭组油主要为中成熟阶段。通过对研究区包裹体显微测温,结合埋藏史—热史、构造演化和成岩演化模式研究,该区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在89~93,115.4~126.3,135~147.6℃3个区间,认为黄桥地区龙潭组主要经历了3期油气充注:第一期为73~70 Ma(晚白垩世),第二期为58~52 Ma(古近纪早期),第三期为45~38 Ma (古近纪中期),以第二期和第三期为主。
流体包裹体、构造演化、成岩作用、油气成藏期、龙潭组、黄桥地区、下扬子区
TE122.3+1(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2124;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基金项目2009-Ⅱ-11资助。
2013-08-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389-394